如
楚国诗人
屈原就以“秋兰兮清清,绿叶兮紫茎,满堂兮美人”这样的诗句来咏兰。但兰花入画则比
梅花晚,大概始于唐代。到了宋朝,画兰花的人便多了起来,据说
苏轼就曾画过兰花,而且花中还夹杂有荆棘,寓意君子能容小人。南宋初,人们常以画兰花来表示一种宋邦沦覆之后不随世浮沉的气节,当时的
赵孟坚和
郑思肖,被同称为
墨兰大家。
(下面介绍兰花的结构:)

元代以
郑所南画兰花最为著名,寓意也最为明确。据说他坐必向南,以示怀念先朝,耻作元朝贰臣;他画的兰花,从不画根,就像飘浮在空中的一样,人间其原因,他回答说:“国土已被番人夺去,我岂肯着地?”因此,欣赏绘画,也是必须了解历史背景的。而清人画兰,则以“
扬州八怪”之一的
郑板桥最为著名的了。郑板桥是一个注重师法自然的人,他画过盆兰。但尤嗜好画“乱如蓬”的山中野兰,为此,他曾自种兰花数十盆,并常在三春之后将其移植到野石山阴之处,使其于来年发箭成长,观其挺然直上之状态,闻其浓郁纯正之香味,因而得山中兰“叶暖花酣气候浓”的贞美实质。

、兰花的画法:步骤一:(在仿古宣上画) (作者:车来通)
画叶子时,要有长短·高低错落,使之有节奏感,不可平齐; 兰花一般为五瓣,结构简单, 但画时要注意: 花有偃仰·正反·开和·藏露等变化。


步骤二: 用淡墨分染,留水线



步骤四:
兰生幽谷,不以无人而不芳--------君当如兰。

评论